餐具陶瓷之別

餐具陶瓷之別

陶瓷之別

陶瓷餐具是陶器餐具 和瓷器餐具 的總稱。是人們習慣的一種稱謂,是以粘土為主要原料以及各種天然礦物經過粉碎混煉、成型和煅燒製得的材料以及各種製品。在製陶的溫度基礎上再添火加溫,陶就變成了瓷。燒至800-1000度可成陶器能裝水。瓷器餐具 則是用高嶺土燒至1300-1400度則瓷化,可完全不吸水且耐高溫耐腐蝕。

陶器餐具 與瓷餐具 器在原料、燒成温度、釉面裝飾上都有本質的區別。雖然是兩種不同的物質,它們之間存在很大的差異,但它們的關係卻又是相輔相成的,瓷器在許多方面借用了陶器的製作技術,如餐具 器物的成型、窯爐的裝燒、裝飾的技巧各個方面。可以說,沒有陶器的發明與發展,就不可能有瓷器的產生。

最顯而易見的外部區別是:瓷器餐具 敲擊聲音清脆、洪亮、具有透光性,吸水率小;陶器敲擊時聲音嘶啞,不具有透光性,吸水率大。

陶器餐具

是用黏土或陶土經捏製成形後燒製而成的器具,陶器餐具 在古代作為一種生活用品,在現在一般作為工藝品收藏。在距今約2萬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就已初見簡單粗糙的陶器。 一般認為最早的陶器是手製的,而後在美索不達米亞,約在西元前6,000年至前4,000年,陶輪(利用踏板推動,使)的發明,為陶器餐具器具 生產帶來革命,令陶器量產化,用以供應當時的一級大城市。 在中國,秦朝當時最具代表性的陶器(陶俑)為"兵馬俑"成,而在此時陶器的描繪主題由動物轉變為人。到了漢朝,上釉陶器工藝開始廣泛流傳起來。 有一種盛行於唐代低溫釉的"三彩陶",在色釉中加入不同的金屬氧化物,經過焙燒,多以黃、褐、綠三色為主,後來人們習慣地把這類陶器稱為"唐三彩"。 此後中國的陶瓷器重點便落在瓷器上。 而"茶聖"千利休的大力推動及翻新以質樸為本質的日本古窯,令日本陶器的發展及質素出現了大幅度的提升。 16世紀晚期,紫砂陶製作開始成熟,各式各樣的紫砂陶具開始出現,其中以"紫砂茶壺"為最。清代開始紫砂壺造型變為繁複,壺面上出現題字,書畫乃至篆刻,成為文人雅士把玩之物。 直到1930年代才在歐美間出現了復甦。現代的商業產品則從他們帶來的靈感引入大眾化的物品中,例如餐具。 如今我們常用的砂鍋(燉鍋)及泡茶壺(紫砂壺)即為陶器餐具的一種。

陶藝餐具

現代陶藝主張自由創造、個性發揮、更富想像力、更具人文精神的方向發展,與傳統陶藝精緻、規整、對稱的古典審美趣味不同,已不再是以實用為目的。只是以陶泥作為它的物質載體,而體現出一種現代的藝術精神。即使有些作品仍然保留著容器餐具的形態,但是“容器”、也是以“容器即藝術”的觀念自由表達著陶藝家的心靈藝術創造,而形成獨立的純藝術特徵。

砂鍋餐具介紹

砂鍋餐具-就是一種砂質陶土為材料而做成的鍋具餐具,此種的材質有良好的保溫功能,而且因為造型上的關係熱力比較能平均,食物於烹者後較為可口。選購砂鍋餐具 之前,要挑選餐具 質感越粗糙越好,質感越粗糙可以使食物更不易變冷而可口。 餐具 砂鍋最主要有兩個優點,所以即使較易破,仍受很多人喜愛。

1.不易產生焦黑物質:因為其導熱較慢、加熱時會持續慢慢地加溫,不會一下子就過熱而把食物弄焦。

2.良好的保溫效果:因為散熱慢,即使離開爐子很久,也不易變涼,適合用來熬或燉。 好的砂鍋,甚至離開火源15分鐘後,打開蓋子仍可看到冒泡。

砂鍋較易破需注要

1.用完長時間不再用時,要將砂鍋倒放晾乾再收起來,以免導致水分滲入砂鍋內產生分解。

2.原本的砂鍋品質差容易破裂。砂鍋品質的好壞,可用兩種方式分辨:
敲:用手指輕彈,愈好的聲音越清脆,這代表燒製溫度越高,保溫效果較好、不會輕輕一碰就裂掉。
看:可看蓋子上的圖案,愈有層次感,代表燒的溫度愈高,才能使釉色深入砂鍋,進而產生層次感。

3.平常使用砂鍋後,用菜瓜布清洗或未依本文後段所述方式保養砂鍋若一段時間未使用,再使用時,比較保險的方式是再起一次鍋

餐具 砂鍋的使用及保養

1.剛買來的砂鍋洗乾淨以後,先用水或洗米水浸泡一夜,再用來熬一次牛乳或粥,煮至沸騰15分鐘,放到完全冷卻後再用海綿擦洗,以乾抹布擦乾後再倒放晾乾。此方式主要是讓牛乳或米漿液滲入鍋的材質中,使砂鍋內部質地軟化,使之更結實,加熱之後不容易龜裂。怕麻煩的話可簡化流程,只將洗米水、牛乳、或粥汁倒入鍋內,煮至沸騰15分鐘,放到完全冷卻後再用海綿擦洗,以乾抹布擦乾後再倒放晾乾

2.不適合溫度的急速變化:鍋底濕時,不要加熱;剛開始煮時,忌用大火;使用後不要用一般菜瓜布擦洗砂鍋(用海綿或3M陶瓷用小黃菜瓜布輕輕擦拭)。

3.延長砂鍋使用年限小密訣:
每次烹調食物時,需要以小火慢熬,請勿讓火苗燒到砂鍋邊。
起鍋時,要用乾布墊著阻隔,別直接放置於冰涼的桌面,以免因温差而影響砂鍋的壽命。
冬天使用時,要先用熱水將砂鍋內部燙熱,或事先以小火燒砂鍋,再將食物放進來。
使用後,必須放置到鍋身降溫才可以清洗,以免砂鍋因溫差太大造成破裂。
清洗時不要浸泡,要馬上清洗,不然鍋子容易吸進油污水,造成鍋子之後的發霉生臭。洗後也要擦乾,並放在陰涼通風處晾乾,最好塗上一層薄薄沙拉油,加強保護。
一般砂鍋通常可以使用150到250次(依保養程度),若砂鍋有裂縫就不宜再使用,以免燒煮時爆炸,發生危險。
平常不使用時,最好是把砂鍋倒放,這樣不會因水分殘留滲入而影響砂鍋的品質。

瓷器

瓷器餐具 的發明是在陶器餐具 技術不斷發展和提高的基礎上產生的,是陶瓷器發展的最高階段。瓷器的特徵是坯體已完全燒結,完全玻化,非常緻密,對液體和氣體都無滲透性,胎薄處星半透明,以舌頭去舔,感到光滑而不被粘住。硬質瓷具有陶瓷器中最好的性能,用以製造高級日用餐具 器皿。中國是最早發明瓷器的國家,這是舉世公認的,在英語中,「中國」與「瓷器」同為一詞,China一詞開頭字母大寫意為中國,小寫則意為瓷器。在阿拉伯語裡「瓷器」一詞發音為「悉尼」,也與中國一詞相同,土耳其語稱中國為「秦」,稱瓷器也用這個詞。現在英語國家通常將陶瓷器統稱爲「porcelain」,而「china」主要指精瓷,如「fine china」、「bone china」。

中國真正成熟的瓷器出現約在於距今1,800餘年前的東漢時期。瓷器首先在南方地區的浙江省出現,之後製瓷技術由南方傳入北方,得到長足的發展。 西元十世紀至十三世紀初的唐、宋時期,中國製瓷技術繼續發展。宋代是中國製瓷業極其輝煌的歷史時期,各地新興窯場不斷,湧現出不少馳名中外的瓷窯。所謂「五大名窯-定、汝、官、哥、鈞」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。

元朝當成熟的青花瓷出現後,不僅迅速發展為明清瓷器生產的主流,同時也是行銷海外的主要品種。中國瓷器向國外輸出的歷史最早開始於8世紀。在此之前,著明的「絲綢之路」早已溝通了中外商貿及文化交流,中國被譽為「絲國」;進入8世紀後,伴隨著中國瓷器的外銷,中國開始以「瓷國」享譽於世。

明、清兩代是中國瓷器生產的鼎盛時期,瓷器此時進入了一個黃金時代,其主要特徴是形成的五彩繽紛的彩瓷世界,瓷器生產的數量和品質都到達了高峰。南方城市景德鎮有”瓷都”的美譽,景德鎮瓷窯統治明清兩代瓷壇長達數百年。

我國古代陶瓷器釉彩的發展,是從無釉到有釉,又由單色釉到多色釉,然後再由釉下彩到釉上彩,並逐步發展成釉下與釉上合繪的五彩、鬥彩。 彩瓷一般分為釉下彩,釉中彩和釉上彩三大類,在胎坯上先畫好圖案,上釉後入窯燒煉的彩瓷叫釉下彩(溫度1250-1340℃);上釉後入窯燒成的瓷器再彩繪再燒1250--1340℃為釉中彩,上釉後入窯燒成的瓷器再彩繪,又經烤花爐烘燒(600-800℃)而成的彩瓷,叫釉上彩。清代景德鎮出產青花瓷器就是釉下彩的一種。

瓷的特性

餐具瓷器是一種由瓷土、高嶺土等組成,外表施有釉或彩繪的瓷化器。瓷器的成形要通過在窯內經過高溫(約1280℃-1400℃)燒制,瓷器表面的釉色會因為溫度的不同從而發生各種化學變化。多少帶點半透明,以較高的温度燒製,形成緊密、不透水的物體,胎體較陶器堅固,且經久耐用。

瓷土的來源為原生黏土(或稱殘留黏土),原生黏土不常見,因為風化後的產物一般都會被水帶走,流入河、湖或海裡。原生黏土一旦清除岩石碎片後都比較純淨,沒有被非黏土礦物所沾染,原生黏土的價值就在於其純度及白度。大多數的高嶺土就是原生黏土。

製造瓷器,都必須很小心的避免遭鐵或其它雜質所沾染,原料純淨度高的瓷器在相互碰撞時會發出類似金屬相撞的清脆聲音。高級瓷器擁有遠高於一般瓷器的製作工藝難度,因此在古代皇室中也不乏精美瓷器的收藏。精美的古代瓷器作為具有收藏價值的古董被大量收藏家所收藏。歐美人士在結婚時,便特別喜歡送贈高級瓷器器皿。

瓷器的胎體可塑性極強,可以製作成各種形狀的器物,便於滿足人們各方面的需要。而且在造型、色澤和裝飾工藝等方面,具有極高的藝術性、美學鑒賞性和收藏價值,堪稱實用與觀賞相結合、技術與藝術相交融的產物。由於製瓷原料成本低,可以大量生產瓷器,與金、銀、銅等金屬器相比,既經濟又實用,所以一經問世,就深受世人喜愛。

日本將從中國流傳的茶道經過長時間的發揚,成為日本文化的象徵之一。其中日本瓷器餐具 是日本茶道中較為高級的一類茶器。在日本文化史上高級茶器往往扮演了重要的角色。很多日本的名茶具就是瓷器,很多茶人如利休七哲中的牧村兵部、瀬田掃部、古田織部、芝山監物同時也就是著名茶道瓷器的製作者。

早在歐洲掌握製瓷技術之前一千多年,中國已能製造出相當精美的瓷器,古時世界各國上層社會裡,無不以珍藏中國瓷器為榮。歐洲自18世紀起亦開始製造瓷器,今天英國、法國、俄羅斯、德國等地,特別是英國已建立起多個高級瓷器餐具品牌。